谘詢熱線

15208203028  028-60616986

當前位置:首頁  >  开yun体育官方网入口登录下载  >  真的還有另一個(ge) 地球嗎?

真的還有另一個地球嗎?

更新時間:2015-07-26      點擊次數:3498

 

  這是阿波羅航天員拍攝的地球從(cong) 月球的地平線上升起的照片。太空中那蔚藍色的星球是如此與(yu) 眾(zhong) 不同,如此生機勃勃,如此彌足珍貴

 

  如果是短期登陸探訪,有很多太空探索的目的地可供人類選擇,因為(wei) 密閉的登陸艙和厚重的宇航服可以保護我們(men) 。但如果要移居到另一顆星球,這就要求找到一個(ge) 適宜人類長期居住的天體(ti) ,這個(ge) 天體(ti) 必須具備更為(wei) 苛刻的條件:

 

  首先,要有大氣層的保護。以地球海平麵的大氣壓力為(wei) 1個(ge) 標準大氣壓為(wei) 標準,醫院裏的高壓氧氣治療為(wei) 1.4個(ge) 大氣壓,珠穆朗瑪峰頂約為(wei) 0.41個(ge) 大氣壓。如果係外行星的大氣太稠密或太稀薄,人類的心肺功能都將難以承受。如金星表麵是90個(ge) 大氣壓,連載人登陸都無法實現,更不可能適合人類生存了。

 

  除大氣壓外,還要擁有合理的大氣成分和比例。地球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氧氣和氮氣,而且要符合一定比例。氧氣含量過高,人會(hui) 發生“醉氧",過低則會(hui) 缺氧。但是,目前的探測手段還難以確定係外行星是否擁有大氣層,更難以判斷大氣成分。從(cong) 太陽係的經驗分析,土衛六的大氣是氮氣和甲烷,木衛二為(wei) 純氧,金星大氣主要為(wei) 二氧化碳,可能大多數係外行星的大氣成分主要為(wei) 氮氣、甲烷、二氧化碳等,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。除了氧氣,地球大氣層中的微量氣體(ti) 也發揮了很大作用,比如臭氧過濾掉了對人類危害大的紫外輻射。係外行星如果沒有臭氧層,人類患皮膚癌的概率將大大增加。

 

  其次,要有液態水和適宜的溫度。水是生命之源,根據地球的經驗,生命的存在離不開水。有了水,才有可能形成生態係統,人與(yu) 生物圈才能形成相互依賴、不斷進化的生態係統,否則人類單獨是難以長期生存的。實際上,現有科技手段還無法證實係外行星上是否有液態水,隻能根據係外行星與(yu) 恒星之間的距離來估算行星上的溫度,並根據溫度範圍推斷是否有液態水的存在,並非探明真的存在液態水。即使係外行星與(yu) 恒星的距離位於(yu) 宜居帶內(nei) ,也並不能保證行星表麵具有適宜的溫度。行星大氣層的密度和成分將顯著影響行星表麵的溫度。

 

 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,生命的演化需要經曆漫長的曆史。太陽作為(wei) 太陽係的母恒星,是一顆中等質量的恒星,人類預測其壽命大約100億(yi) 年。現在太陽的演化已經過去約50億(yi) 年,地球的形成已曆經了46億(yi) 年。地球誕生後8億(yi) 年才出現簡單的生命,而人類的出現則不過250萬(wan) 年。換言之,太陽係誕生約50億(yi) 年後才繁衍出高度發達的文明。在宇宙中,如果母恒星的質量太大,其壽命就會(hui) 比較短,它的行星就會(hui) 來不及在母恒星的“有生之年"演化出相對複雜的生命。

 

  再次,適宜居住的係外行星必須有一個(ge) 岩石質的表麵,讓人類可以繼續生活在陸地上。由於(yu) 係外行星的質量越小就越難觀測到,所以早期發現的係外行星大多是木星那樣巨大的氣液態行星,並不適合生命生存。適宜居住的還要有一個(ge) 的磁場,可以屏蔽來自恒星和恒星際的高能帶電粒子;這些行星必須已經演化到了中年階段,內(nei) 部能量的釋放比較溫和,因為(wei) 處於(yu) 演化早期的年輕行星往往會(hui) 狂暴地釋放內(nei) 部能量,地震和火山爆發的強度和頻度太大,人類在這些自然災害麵前的生存機會(hui) 將十分渺茫。

 

  後,係外行星所屬的恒星的能量釋放要比較穩定,否則人類在恒星爆發的超級帶電粒子風暴麵前隻能坐以待斃。行星係統要已經演化到晚期階段,大量的小天體(ti) 碎片已經被大的行星吸積,行星際空間逐漸清朗,可以大大降低行星被小天體(ti) 撞擊的幾率。

 

  總之,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,是因為(wei) 地球穿了幾層保護人類的防護衣。*層是磁場,它屏蔽了大量高能帶電粒子,保護我們(men) 免受高劑量輻射的傷(shang) 害;第二層是大氣層,它提供了人類呼吸所需的氧氣和植物生長所需的二氧化碳,其中的臭氧又過濾掉對人體(ti) 有害的紫外線;第三層是水圈,水作為(wei) 載體(ti) ,促進了地球各圈層之間的物質循環和生物的新陳代謝。

鄭永春,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首屆香江學者,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(hui) *會(hui) 員,國家科普專(zhuan) 家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【ky体育最新版 實驗儀(yi) 器

ky体育最新版
  • 聯係人:龐先生
  • 地址:成都市龍泉驛區成龍大道三段388號卡爾中心
  • 郵箱:15208203028@163.com
  • 售後電話:13808209821
關注我們

歡迎您關(guan) 注我們(men) 的微信公眾(zhong) 號了解更多信息

掃一掃
關注我們
版權所有©2025ky体育最新版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    sitemap.xml    總流量:1744229
    技術支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