谘詢熱線

15208203028  028-60616986

當前位置:首頁  >  技術文章  >  科研團隊製成薄絲(si) 素納米纖維帶

科研團隊製成薄絲素納米纖維帶

更新時間:2019-01-03      點擊次數:3543

來源:《中國科學報》

 

東(dong) 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張耀鵬、邵惠麗(li) 團隊與(yu)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Benjamin S. Hsiao合作提出了全新的蠶絲(si) 多級結構模型,並成功研製世界上zui薄絲(si) 素納米纖維帶。近日,該成果以全文形式發表於(yu) 《美國化學學會(hui) —納米》。

 

作為(wei) 蠶絲(si) 多級結構的基礎構築單元,絲(si) 素納米纖維對人造蜘蛛絲(si) 等高性能絲(si) 蛋白材料的設計和構築尤其重要。張耀鵬團隊利用氫氧化鈉/尿素水溶液體(ti) 係,在低溫下將蠶絲(si) 逐級剝離為(wei) 厚度約0.4納米、寬度約27納米的蠶絲(si) 納米纖維帶。這也是目前為(wei) 止世界zui薄的絲(si) 素納米纖維帶,其厚度僅(jin) 為(wei) 絲(si) 素蛋白的單分子層厚度,與(yu) 單層石墨烯厚度相當。

 

 

該納米纖維帶主要由天然蠶絲(si) 中原生的β-折疊片層、無規線團以及α-螺旋構象構成。研究人員通過原子力顯微鏡、透射電子顯微鏡及小角X射線散射技術等多種表征技術確認了這些信息,並通過計算機分子動力學模擬技術,模擬了蠶絲(si) 在氫氧化鈉/尿素水溶液中剝離為(wei) 絲(si) 素納米纖維的動態過程。

 

絲(si) 素納米纖維帶通過自組裝或者有序構建,可用作增強成分或者直接構建單元,有望製備性能優(you) 異或功能性的絲(si) 素蛋白基材料。

ky体育最新版
  • 聯係人:龐先生
  • 地址:成都市龍泉驛區成龍大道三段388號卡爾中心
  • 郵箱:15208203028@163.com
  • 售後電話:13808209821
關注我們

歡迎您關(guan) 注我們(men) 的微信公眾(zhong) 號了解更多信息

掃一掃
關注我們
版權所有©2025ky体育最新版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    sitemap.xml    總流量:1744229
    技術支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