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劉春英
據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網2018年11月22日訊 張秋根副教授在高性能分離膜與(yu) 膜材料研究方麵取得新進展,相關(guan) 研究成果以“Tetraamminezinc complex integrated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nanocomposite membrane for phosphorous recovery”為(wei) 題在線發表於(yu) AIChE Journal(DOI: 10.1002/aic.16463)。
納濾是一種介於(yu) 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壓力驅動膜分離過程,其孔徑0.5~2nm,能截留分子量大於(yu) 200 Da的有機物及多價(jia) 離子,同時允許小分子有機物和單價(jia) 離子透過,主要應用於(yu) 水的軟化、淨化以及相對分子質量在百級的物質的分離、分級和濃縮等。目前,納濾膜通常以超濾膜為(wei) 基膜經界麵聚合製成,存在傳(chuan) 質阻力大、通量小、操作壓力高的不足,限製了納濾的工業(ye) 應用。
課題組從(cong) 減小膜阻力著手,開發了納米纖維(含納米管)支撐層法在微濾基膜上製備高通量納濾膜(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, 2017, 5, 583–592;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, 2017,524,174–185),該膜水通量是同類型納濾膜的2倍以上。在此基礎上,課題組近期以聚多巴胺表麵改性的碳納米管超薄堆積層為(wei) 支撐在微濾膜上構建了聚乙烯醇/聚乙烯亞(ya) 胺互穿網絡分離層,經鋅離子改性後可獲得通量大、磷酸根選擇性透過的高性能納濾膜。該膜對二價(jia) 金屬離子呈現高截留率(>85%),而磷酸根的截留率低於(yu) 15%,在廢水處理磷回收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。
該研究工作是在張秋根副教授指導下,主要由博士生FaizalSoyekwo(作者)完成。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(21676220)的支持。